2021年,复旦人文社科科研工作取得哪些新突破?2022年,学校文科科研要在哪些地方下功夫?对标《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注:下文简称《行动计划》),学校将如何进一步加强科学谋划,推动文科科研高质量发展?
7月5日上午,复旦大学在线召开了2022年度人文社科科研工作会议。副校长陈志敏出席会议并讲话。文科科研处作2021年文科科研工作总结报告,并介绍2022年重点工作和《行动计划》主要内容。有关单位先后结合本单位科研工作实践作经验分享、围绕《行动计划》交流高质量发展思路。会议同时表彰了复旦大学2021年度人文社科优秀科研组织单位和个人。会议由文科科研处处长顾东辉主持。
对标《行动计划》: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坚实迈进
近期,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决策部署,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中长期规划。
就如何对标《行动计划》进一步谋划学校、院系和学科的高质量发展,陈志敏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对标性发展,要认真学习研究《行动计划》,梳理学科相关内容。二要组织化推动,院系层面需围绕标志性成果凝练方向,进一步加强除重大平台和项目外的年度一般项目组织工作;学校层面要推进包括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虚体机构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的完善,让项目负责人更好地用好经费,让审批流程更加简化、导向责任更加明确。三要跨界型增长,跨院系界限,依托“双一流”学科学术发展中心,支撑学科发展相关机构和平台统筹推进建设;跨学科界限,持续推进文科与理工医科之间的融合创新;跨校门界限,积极深化产学研合作,更好服务地方、国家和全球社会发展。四要国际化引领,把教育、科研的国际化作为中心工作,在世界上发挥引领作用,推进全球合作和发展,朝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坚实迈进。
顾东辉介绍了《行动计划》主要内容。《行动计划》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育人育才为中心、体系构建为主线、能力提升为重点、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落实“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总体思路,推动新发展阶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复旦人文社科科研工作取得这些新突破
文科科研处相关负责人分别围绕基地管理、项目与规划管理、成果与综合管理作2021年人文社科科研工作总结与2022年重点工作介绍。
2021年,学校文科科研围绕“双一流”建设和“十四五”规划,聚焦科研攻关创实绩。深入推进重大基础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实施人文社科先锋、先导计划,设立冷门绝学、决策咨询专项,孵化和培育了一批校内重点项目和优秀成果;稳步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立项再创佳绩;持续推动学科融合创新,人文社科实验室建设探索出成效;全年文科科研到款经费历史性突破2亿元大关。
2022年,文科科研处将继续开展基地“十四五”规划相关工作,完善文科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机制,做好实体、虚体科研机构的布局和建设,修订重要管理条例,做好重大项目和重要奖项申报工作等。
分享经验:优秀科研组织单位、个人是这样炼成的
各项事业取得的令人欣喜的成绩离不开全校文科教师的共同努力。结合2021年度文科科研活动组织、项目申报和重要成果发表等情况,授予6家单位“2021年度优秀科研组织单位”、8位科研管理工作者2021年度考核优秀。会上,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熊易寒、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张双利分别围绕“组织化科研与个体化科研的良性互动”、“以匠人精神精雕细琢打造绝学精品”、“立足已有基础,加强学术团队,提升基地学术影响力”作经验分享。
熊易寒介绍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深抓论著、项目和决策咨询“三驾马车”,分类别、针对性推动组织化科研与个体化科研的良性互动,在科研获奖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同时建议加大文科资源投入,提升科研团队制度化程度,平衡学术自由与学科规划、创造力与高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刘钊介绍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已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中间年龄段非常厚实、研究方向全面且交叉互补的合理结构,并在项目工程、学术成果、获奖情况、学术活动及影响、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张双利介绍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在2020年“十三五”测评中取得了总分排名第2的良好成绩,和其他基地相比,在学术成果、学术会议、管理指标方面有明显优势,各指标发展均衡。未来,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凝练学术研究方向,加强国际化高水平学术平台建设,推进学术阵地建设。
面向 2035:这些科研组织要这样高质量发展
围绕《行动计划》,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中国语言文学系副系主任陶寰、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张晓虹分别围绕“在服务国家大局中谋划推进科研工作”、 “做好四个平衡,打造一流育人、学术和学科”、“大力提升高水准科研能力”、“‘四位一体’,建设国际一流高端智库”、“务实,守正,创新,服务‘第一个复旦’建设”作“对标2035,高质量发展思路”交流。
李冉从国内地位和校内功能维度介绍了马院发展的两个总体判断,同时认为,高质量发展有航道对接的问题——要走上国家战略需求的航道;有把握机遇的问题——需要系统持续地学习《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提前谋划,抓住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有新文科形态的问题——新使命、新组织、新知识、新评价;有战略制高点的问题——马学科“十四五”规划的最重要的方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化与一流大马学科群建设,特别希望马研院能与各个单位开展良好合作。
陶寰介绍了中国语言文学系在提升一流育人质量、推动一流学术成果产出、打造一流人才队伍、贡献一流学科建设、加强一流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具体路径。中文系将聚焦具有中文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质量学术成果、学科内涵发展和交叉融合、对外交流、当代社会文化建设服务等方面推进2021-2025总体建设。面向2035,中文系将注重核心领域与学科交叉、复旦传统与学界整体、理论提升与社会服务、长期建设与学术热点“四个平衡”。
张军介绍了坚持高标准引育经济学科的人才队伍、坚持推进一流学术研究、坚持国际化是经济学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经济学院加强向国际一流对标意识,多渠道引进高水平人才;完善激励机制和人才综合评价体系,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多管齐下培植人才成长沃土;坚持中国经济研究的传统优势,扎根中国开展一流科学研究;坚持本土研究的国际化,拓展主流经济研究的范围和视野。
吴心伯介绍了国际问题研究院在区域和国别研究、智库建设方面的成效。展望2035,研究院对标建设国际一流高端智库,确定了建成中国国际问题与区域国别研究的顶尖学术重镇、建成服务国家战略和外交事业的顶尖智库、建成中国国际问题与区域国别研究高端人才培养和集聚的顶尖人才基地、建成中国理念和话语的重要国际传播平台“四位一体”发展目标,建设一流的科研能力、一流的人才培养能力、一流的决策咨询能力、一流的国际对话能力、一流的舆论塑造能力“五大一流能力”。
张晓虹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的团队结构、主攻方向以及文理交叉的学科特点。未来,研究所将助力“双一流”建设,推动融合创新——在“双一流”建设支持下,突出问题导向,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探讨新体系下的学科融合创新机制;依托《行动计划》,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立足国家需求,发挥历史地理学“经世致用”的学科特色,对标国际顶尖水平,树立学术标杆意识,加强与一流国际研究机构合作。
出席本次会议的包括二级单位、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文科实体运行科研机构等人文社科二级单位代表,“双一流”建设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发展研究院、科学技术研究院、复旦大学出版社、复旦学报、文科科研处等机关部处和相关部门代表,以及公共卫生学院、大数据学院、图书馆、体育教学部等其他有关单位代表。
来源:文科科研处
文字:陈俊超、吴慧
责编:章佩林
编辑:汪洋
ag凯发k8国际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