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供图
人民网成都12月29日电 (记者朱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建院85年来,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切实肩负起科技兴农历史重任,积极承担作为全省农业科技进步排头兵、科技创新主力军、“三农”工作重要智库、农业农村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职责使命,为全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日前,记者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建院八十五周年科技成果发布会上获悉,该院从1059项获奖科技成果中,精心遴选了85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其中10项为重大标志性成果、75项为具有时代影响力成果,并对外公布。
据了解,这些成果涵盖了农作物、畜禽品种资源与育种、土壤肥料、植物保护、栽培管理、畜牧兽医、水产、农机等学科领域。其中,全国科学大会奖1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项;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9项;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9项。
发布的10项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中,有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分别是:
由水稻高粱研究所完成的成果“水稻雄性不育k型新质源的创制、研究与应用”,于200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由土壤肥料研究所完成的成果“应用细胞融合技术选育食用菌优良新品种”,于1999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由作物研究所完成的成果“人工合成小麦优异基因发掘与川麦42系列品种选育推广”,于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由植物保护研究所完成的成果“棉花高抗枯萎病抗原品种52-128、57-681”,于1983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由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完成的成果“大恒肉鸡培育与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应用”,于201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由蚕桑研究所完成的成果“四川桑树品种资源的研究与利用”,于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由作物研究所完成的成果“高异交性优质香稻不育系川香29a的选育及应用”,于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由作物研究所完成的成果“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由四川省农机研究所完成的成果“沼气-柴油机”,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由作物研究所完成的成果“高产、耐菌核病、耐旱、耐瘠、早熟豌豆新品种“团结豌1号”,于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面对取得的丰硕科创成果,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四川省农科院坚持“人才为基、科研为本、成果为重、转化为要”理念,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开创“院地企”务实高效合作新局面,签订院地企科技合作战略协议近百份,服务规上企业300余家,全院实现科技产业创收3.67亿元,有力推动了四川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ag凯发k8国际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