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概念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作用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内容
四、预算管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
五、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
六、绩效管理理念如何融入预算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指财政部门同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之间,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同所属的行政事业部门之间关于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领拨缴销的方法、形式,以及责任、权力与利益划分的基本组织制度。
这种管理是分级次的,不同级次的预算单位具有不同的资金管理职责权限。预算管理通过明确业务目标、搭建灵活沟通机制、协调各部门工作实践以及确保业绩目标完成等方式,以提高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运营的合理性。预算管理过程中要求单位所有职工都参与到其中,并对自身财务运营情况有全面了解,同时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前期项目落实情况和以往工作规划标准,对当前项目规划及资金应用情况加以科学规划,做好历史数据探究工作,让行政事业单位运营项目设计可以迎合单位自身需求,以此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运营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 减少行政事业单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预算管理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成本消耗加以合理制约和规范,让相关工作人员在落实自身职责时给予成本支出充分重视,减少行政事业单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 提高政府资金配置效率。预算管理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和开发,更有效地控制单位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的合理性,逐步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目标。
- 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预算管理能够通过对事业单位资金的有效利用,增强资金对于事业单位的辅助作用,从而帮助事业单位节约财政资金,最终促进事业单位实现更好发展。
-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好的预算管理需要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事业单位在项目定点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听取各个方面的不同意见,减少决策的不合理与盲目性,最终使得结果更为科学合理。
-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预算是单位在预算年度内进行各项开支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单位财政预算资金需要量的精确测算,可以有效规范各项资金的收支行为和经济业务活动,科学评价单位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进一步优化资金分配和支出结构,从而避免资金的重复支出与浪费。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 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起点,主要任务是确定预算目标,制定实现预算目标的战略计划,为预算的执行和控制提供依据。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明确预算收支范围、统一预算编制原则和要求、规范预算编制程序和方法,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预算执行: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主要任务是将已批准的预算落实到具体的收支活动中,实现预算目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建立预算执行管理制度,明确预算执行责任和要求,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控制,及时纠正偏差,确保预算的顺利执行。
- 预算调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或需要进行调整。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建立预算调整制度,明确预算调整的条件、程序和审批权限等,以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预算监督与考核:预算监督与考核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主要任务是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健全的预算监督与考核制度,明确监督与考核的对象、内容、方式和程序等,以确保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预算管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
- 加强预算的细化管理和指标控制:
将预算细化到具体项目和科目,制定合理的预算指标,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需求,减少预算浪费和超支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强对预算执行的实时监控和调整,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包括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监督与考核等环节。通过制定合理的预算方案、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控制、及时调整预算偏差等措施,能够提高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
- 强化绩效管理:
将绩效管理理念贯穿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制定具体的绩效指标和评估标准,对预算执行情况和项目成果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通过绩效管理,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效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
- 推进信息化建设: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预算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信息系统对预算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分析和评估,能够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供更加科学和准确的决策依据。
-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规范预算管理流程,加强对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的监督和控制,减少腐败和浪费现象的发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加强预算的细化管理和指标控制、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强化绩效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的工作,提高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履行公共职能和社会责任。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预算为对象开展的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理念和绩效管理方法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并实现与预算管理有机融合的一种管理模式。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
- 绩效目标管理: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包括预期产出、预期效果、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指标,并根据这些目标制定相应的预算计划。这些目标将作为预算执行和绩效评价的依据。
- 绩效监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预算使用情况和项目进展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对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估,为后续的绩效评价提供依据。
- 绩效评价:在预算执行结束后,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预算绩效进行评价,对预算使用情况和项目成果进行综合评估。评价结果将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 绩效结果应用: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预算管理和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同时,要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部门或个人的考核、奖励等挂钩,强化支出责任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具有标杆性、系统管理性、资源优化配置性以及战略性等特征,能够极大程度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提高服务质量。通过预算绩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更好地履行公共职能和社会责任。
将绩效管理理念融入到预算管理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强化绩效导向:在预算编制和分配过程中,要强化绩效导向,将绩效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对项目的可行性、预期效益、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优先安排具有较高绩效的项目。
- 制定绩效指标:根据项目特点和业务实际,制定具体的绩效指标,包括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等。这些指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度量性,能够客观反映项目的绩效情况。
- 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建立定期开展预算绩效评估的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和项目进展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同时,要对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估,确保项目按照预期目标推进。
- 强化结果应用:将预算绩效结果与预算分配和奖惩机制挂钩,强化结果应用。对于绩效较好的项目或部门,可以给予更多的预算支持和奖励;对于绩效较差的项目或部门,要进行问责和整改,并适当调整预算分配。
- 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建立预算绩效信息公开机制,将项目绩效情况、预算使用情况等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这可以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增强公众对预算绩效管理的信任和支持。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可以将绩效管理理念融入到预算管理中,实现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有机融合。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更好地履行公共职能和社会责任。
ag凯发k8国际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