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市延安医院借助3d打印技术成功为一名脑出血患者实施数字化3d打印技术辅助下钻孔引流术的消息,在昆明医疗圈传开了,关于数字技术驱动医疗服务水平的话题一度成为热议的焦点。
事实上,这只是昆明市医疗水平进阶在诊疗中应用的一个案例。
近年来,昆明市持续深化医疗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内培外引,增加优质医疗资源总量,市属公立医院实现三甲医院全覆盖。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落地昆明。基层医疗服务能稳步提升,97个基层慢病中心和37个心脑血管救治站建设并投入使用。2020年末,昆明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5526个,床位65650张。卫生人员总数达11.2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3.96人、5.38人。
医疗能力提升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昆明市聚焦科学技术进步这一中心,持续加大对全市医疗机构医技人员科研能力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卫生科研水平。
据昆明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启动实施昆明市卫生科技人才培养项目(卫生科技人才“十百千”工程)以来,培养储备了一批学术技术兼修的优秀人才,切实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卫生科技实力。目前,该项目完成第一轮卫生科技人才培养储备,共遴选培养昆明市医学科技领军人才(十工程)38名、昆明市医学科技学科带头人(百工程)169名、昆明市医学科技学科后备人才(千工程)859名,建成医学研究机构(医学技术中心)266个。以人才战略为基石,以医学技术中心建设为载体,以抢占卫生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为目标,昆明正以冲锋的姿态行进在医疗技术研发与创新的赛道上。
数字技术赋能精准化诊疗
走进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骨科创新与转化技术研究中心,一个个线条流畅的白色脊柱、关节、脊柱矫形支具、鞋垫模型等映入眼帘。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们用自主研发的软件在电脑上为病人制定手术方案。在特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里,3d打印机正在打印病人的患处骨折模型,用于术前模拟定制桥接组合式骨折内固定装置。这里是模拟手术室,也是设计室。他们当中既有医生,也有工程师。脱下白大褂,他们还是产品设计师。
通常情况下,骨折治疗中,骨科医生使用的钢板、螺钉、钢丝均属于内固定装置。然而,每个人的身高、体重、骨骼形状各不相同,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进而实现精准医疗是骨科技术攻关的方向和难点。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骨科主任熊鹰带领其团队,历时18年,依托成熟的技术支撑体系,研发出了数字骨科技术—桥接组合式骨折内固定装置(obs)。“我们研究中心秉承‘医工结合’的理念,将医生与工程师的专长技术有机结合,搭建研发平台。利用3d打印技术,将ct数据扫描后并将其变成三维数据,建立ct数据三维模型的位置和方向,确定患处的细节特征、皮下深度以及周围组织的关系。再用可视化的虚拟仿真模拟手术方案,提前预判风险,准备手术辅助工具,实现全面的数字化精准治疗方案。”熊鹰介绍说。
obs技术是基于采用多结构配置及模块优化,针对人体不同部位和不同骨折类型而实施的个性化内固定技术,并结合现代3d虚拟成像、3d打印及数字有限元分析技术,将obs个性化技术提升为obs数字化精准内固定技术,具有适用性广、精准度高、利于愈合等优势。
该项目先后获国家专利30余项,获得中国发明协会创新发明一等奖、云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obs产品为生产企业创造超过3个亿的产值,并被国家和云南省卫生健康委纳入适应推广项目。
如今,该技术在延安医院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步扩大,除了骨折复位之外,还广泛用于骨科脊柱侧弯、平足矫正等治疗之中,并在神经外科、口腔科等的手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器官移植为患者带来新生
2021年8月8日注定是可以载入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在心胸外科、opo、重症医学科、心脏超声科、儿科等多个学科的共同配合下,该医院独立完成了9岁儿童的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是云南省首例儿童心脏移植手术。手术的成功,为患儿带来了新生,标志着该院心脏外科水平达省内领先水平。
“该手术对医疗技术等级的要求很高,既是对医院器官移植技术的检验,也是对综合实力的一个考量。”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升宁表示,“目前,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移植总例数居云南省第一,并且经过李立院长的长期努力,医院获得了成立了云南省统一opo(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s)—专门负责器官捐献工作的资质。全省统一opo将优化器官捐献资源,这利于我们扩大云南省器官移植救助范围、提升手术质量。”
据了解,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肝移植、肾移植、心脏移植、肺移植、角膜移技术在全省均处于领先水平,器官捐献和移植的数量和质量都是比较好的。其中,肝移植的1、3、5年的平均存活率为国内领先,分别为95%、91%、83.5%,高于中国肝移植的平均存活率。
“曾经器官移植需要住院时间长且并发症多,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仅需2至3周便可出院,且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存活率提升了不少。” 张升宁直观地介绍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变迁。器官移植技术的迭代升级需要资金、研发等的大力和持续投入,于医院建设而言,依托该学科的发展,一个囊括多科室的移植学科群得以建成和日臻完善,因为器官移植需要很多科室来协同完成。“比如:肝脏移植需要麻醉科、影像学科、检验、icu、消化内科和肝病科等多学科做支撑;心脏移植需要心脏内科、心脏外科以及相应的其他科室协同合作;而肾移植则需要肾内科、血透析中心和泌尿外科等的通力配合。通过器官移植,以点带面,引领着医院的协同发展。”
目前,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器官移植方面积淀了较为成熟的技术,正专注于开展器官排斥、器官免疫耐受等的相关研究,致力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此外,器官移植对技术支撑和资质要求都很严格,目前在全省有资质、有能力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很少,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希望通过持续的努力与分享,将该技术推广、复制到州市医院。
多学科联动提高新生儿救治质量
最近,昆明市儿童医院书林院区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精心策划了一个主题为“我毕业啦”的送别会,欢送小朋友“过儿”挺过难关康复出院。小朋友的名字也源自该科医护人员的一个愿望——希望小不点能平安度过磨难。“过儿”入院的时候胎龄只有“27 5”周,体重仅有670克,还有严重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肺出血等30多种疾病,多种严重的疾病让这个超低出生体重儿危在旦夕。110天的精细化诊疗护理,让这个早产儿体重长到2550克,是入院时的4倍,身长也慢慢长高,视网膜病手术后恢复良好,达到了出院的标准。
“过儿”的康复出院见证了一个小生命转危为安的奇迹,也映射出昆明市儿童医院诊疗技术的强劲实力。
新生儿特别是这样的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是一个复杂且艰难的过程,体现了学科及医院的综合实力,不是单一的一两项技术能够支撑的。昆明市儿童医院书林院区新生儿科主任杜琨介绍说,“过儿”不是科室救助胎龄最小的宝宝,但确是病情最为严重的。“过儿”来到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后,严重的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视网膜病变、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等各种问题接踵而至,整个救治过程环环相扣,从诊治、检查到护理、喂养,除了一系列先进技术手段的支撑,还有医护人员24小时不间断的精细化照护。“视网膜病变是在疾病筛查时发现的,该类疾病如果不及时手术,后期还有失明的风险,‘过儿’的激光手术很成功。目前,在云南省内,早产儿视网膜病激光手术我们医院是唯一一家。”
昆明市儿童医院书林院区新生儿科护士长尹丽娟介绍说,为了进一步提高新生患儿救治质量,在医院的强力支持下,还开展了院前急救(主动转运技术),借助配有呼吸机的转运暖箱等,快速将患儿送到准备就绪的科室中,实现从产房和科室的无缝对接,17个月以来,已为103名新生患儿提供了服务。
近年来,昆明市儿童医院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持续推进核心特色技术发展,目前开展的危重患儿血液净化技术及连续血液净化技术、床旁连续性肾替代疗法、亚低温治疗技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等21项标志性医疗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是云南省成立最早的新生儿专科,较早成立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在98%以上。
云南网记者 王琼梅 摄影报道
ag凯发k8国际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