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改进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孟洛明表示,近年来,我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但是也存在关键领域创新支撑能力不强的问题。改进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提升科研经费效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孟洛明委员说,2021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即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44%,都已达到世界较高水平。但是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许多发达国家则达到了80%。
“经费投入差不多,但是效能有差距。因此‘十四五’期间,不仅要增加研发投入,也要改进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提高科研经费效能。”孟洛明委员说。
孟洛明委员表示,当前,我国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科技项目质量管理较为薄弱。立项完成后,通常在后续检查验收过程中只对照技术指标,不会看立项准不准。二是缺乏实质负责人。当前的立项评审打分虽然尊重专家集体意见,但也导致没有人实质性负责的问题。三是评审不够充分。出于保密等需求,一般项目上会后才能看到资料,导致专家对项目理解不够充分。
对此,孟洛明委员建议:首先,对立项质量进行后续评估,特别是在项目实施完成后,要对照评估立项是否精准;其次,建立重大科技项目立项专家责任制,特别是对结论要长期负责;再次,优化评审程序,适当延长评审会时间,让参会专家能够细致评审。(经济日报记者 袁 勇)
来源:经济日报
ag凯发k8国际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