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星|“走出去”企业税收管理探讨(梁红星 税务专家)-ag凯发k8国际

“走出去”企业税收管理探讨

-相关具体制度、规定、流程和实操办法

梁红星|北京税海之星税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利安达国际“一带一路”财税支持中心 副主任(兼)

梁红星|“走出去”企业税收管理探讨(梁红星 税务专家)

0.“走出去”税务管理的重要性及制定原则

近些年来,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国际业务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利用中国政策性融资实施的单纯的工程承包项目越来越少,金融机构要求“走出去”企业“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运作项目越来越多;二是境外业主自筹资金的现汇项目竞争愈发激烈,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对东道国产业链的影响,国际承包商参与东道国现汇项目的预期利润将进一步降低;三是境外很多国家进行税制改革,加强和提升征管手段,国际间反避税合作是大势所趋,中国“走出去”企业也多成为了东道国当地的重点税源,相关税务检查和稽查频繁。四是在全球疫情下,贸易保护抬头,全球价值链重新调整,尤其美国与西方大国加大了对中国的遏制和制裁,中国“走出去”企业海外的合规遵从愈加挑战。五是中国相关国家部委,如国务院发改委、国资委、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都对“走出去”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合规管理要求,其中,国务院国资文2022年4月1日发布了《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1),国家税务总局在2009年5月5日印发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试行)》(2),这些指引对“走出去”企业加强税务风险管理,提高合规管控都有很强的原则性指导意义。六是“走出去”企业外派财税人员国际从业经验不足,人员流动性大,专业的高级税务合规人士更是缺乏,这就很难应对境外国别市场常态化的税务检查和合规管理。为应对国际项目长期合规经营风险和降低纳税经营成本,防范“走出去”企业相关从业人员操作风险,建立科学、系统和完整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流程和操作就更显非常重要和必要。就加强和完善境外税务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是目前国家及国际形势所迫和所需,但是如何制定和完善一套科学、合理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办法和流程。首先还需要统一如何做的看法?即需要确定境外税务管理原则,只有确定好了原则,才好推进和细化相关的具体的制度、规定、办法和流程。所谓的纲举目张。笔者参考以往在跨国企业税务管理的实际经验,总结出如下四项目基本原则,以供“走出去”企业参考。一是:依法合规,务实担当。“走出去”企业要遵守东道国、居住国的相关税务法规,以及国际间的相关协定与公约,这是“走出去”企业得以生存的必须守住的底线。也是跨国企业税务主管对于专业判断和职业操守的最基本的要求。于此同时,由于“走出去”企业往往要开拓境外新市场,发展新业务,其所面临的实际税收环境是一个变化、复杂、发展和富有挑战的环境。特别是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其税务法规与具体执行还存在很多差异,东道国当地基层税务执法人员有很多税法的解释和执行的自由裁量权。其税法和税收征管也有待与细化和完善,特别是很多新型业务还缺乏与时俱进的配套具体实施税务法规和具体税收征管,如大型基础设施的epc工程、跨境的铁路、输油汽管道,跨境电商等。东道国税法与征管有待细化和完善,这对中国“走出去”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中国跨国企业的税务主管需要审时度势,在一些理解或实操的“灰色地带”,勇于承担,积极配合企业发展业务,找出可以“变通”的税务处理,或是将风险降至“可控范围”,而不是一味谨慎行事,不做任何的突破和尝试。二是:节税减费,赋能增值。“走出去”企业的税务管理部门,对于企业的最大贡献和作用就是通过合法、合理的税收筹划以及有效的管理,节约税款,降低税负。为企业附加税务专业特有职能作用,即降低税务成本,直接提升企业的收益及利润,增加企业的市场价值。三是;事前参与,全程跟进。“走出去”企业税务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工作,特别是需要税务专业人员提早介入,全程跟进,这样才能保障税务的专业意见可以被充分考虑,不至于企业在遇到税务问题或税务损失时,才找税务专业人员进行补救,以此造成被动应付和止损困难。如在项目投入、竞标的前期调研阶段,合同评审阶段就应该由税务的专业人员介入,随后的具体执行、运营过程也应该全程参与于跟进,始终保证税务的专业意见得以充分考虑和贯穿落实。四是:业务参与,重点有效。“走出去”企业的税务管理是并不仅仅是财税部门的职责或单兵推进的结果,其相关税务规定,流程和办法的有效执行和落实,需要企业的全员参与和积极配合。特别是需要相关业务部门方充分理解和配合。于此同时,在具体税务规定、制度和流程的制定设计上,也要充分考虑成本效益的平衡,特别是要非财税部门的人员容易理解,便于执行,因此相关管控节点要尽量简洁,明确和易操作,切忌繁琐,复杂和难以推广。

笔者根据多年境内外税务管理实务经验提出的以下18项基本的、关键的税务管理制度、规定、流程和实操办法,并对其主要原则和内容进行简述,希望能给“走出去”企业一些参考和借鉴。

境外税务管理规定

“走出去”企业中国集团总部应负责牵头制定一个《境外税务管理规定》,这是企业集团对所有境外项目税务管理一个总体性、原则性的要求和规范。其主要内容应有:一是要明确总部税务管理部门与海外项目部财税管理的分工和职能。原则上,总部税务管理部门职能应为指导、监督和支持东道国项目税务事项,还应包括总部与相关部门在税务筹划、风险预警与管控、应对税务稽查等方面的牵头、协调作用和沟通机制。在总部应设定专人专岗牵头对接境外项目所在国的税务业务;东道国财税管理人员应负责做好属地的税务申报、缴纳等日常事项,贯彻落实总部税务管理部门的指导意见,做好总部税务管理线与所在国别主要负责人管理线的沟通和汇报。为了更好地落实该规定的具体执行,需要强调如下四点:一是东道国注册公司应强调当地项目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为了让东道国项目负责人更好的承担财税责任,需要给与项目负责人必要的财税知识培训,甚至安排其在相关财税岗位兼职和轮岗的机会。东道国财税负责人应向中国总部税务管理部门和当地项目公司负责人进行双重汇报,同时要保证其在财税专业性上的相对独立性。二是要明确考核机制,根据上述各自的职责分工和定位,分别考核总部税务管理部和境外财税管理的工作,作为以后评优晋升和奖罚的依据。三是建立境内外财税专业人员常态化沟通和交流机制,高效、优质完成税务月报管理,做好日常税务事务汇报机制化,特殊事项汇报及时化。四是建立税务管理应急响应机制,如遇到重大税务稽查事项或其他突发税务风险事件,总部与现场税务管理人员通过“穿透士”融合的方式,组成联合工作小组,共同积极有效应对危机税务事件,必要时总部税务部门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如税务专家、法务专家等)应到东道国项目一线指导、部署工作,协调相关资源,直接参与应对紧急、重大税务事项。

对“隐性”分包商及合作方的税务管理规定

由于境外项目投标、融资和保险、资质以及国别市场等原因,东道国业主一般是向中国集团总部发标并签订总承包合同。总承包商在项目所在国注册公司并申请税号,而总承包商的分包商或合作方,并不在当地注册公司和申请税号,而是以“隐性”方式以当地总承包商的法律身份及纳税号来实际经营和缴税。因此需要防范“隐性”分包商和合作方被其本位主义和眼前利益所困,造成潜在税务风险,损坏整体利益。为促进“隐性”分包商和合作方与总承包商自始至终精诚合作,共担税务风险,总承包商需要建立和规范相关与“隐性”分包商和合作方的税收管理规定。该规定的主要内容应该有:让分包商提供或有税负的担保责任,如提供银行保函或保证金,直至项目清算获得税务清算报告才能释放分包商的银行保函或退还保证金;总承包商要求分包商提供合法、合规的原始票据并进行审核管理,原则上见票付款,在支付环节把控;总承包商要给与分包商必要的指导和培训。总承包商要领导和组织分包商做好统一的核算和记账方式;总承包商要对银行资金专户管理,如专门设立分包商的子账户,双方共有权签人,加强对分包商的银行收支的监管;规范财税资料归档管理,约定分包商积极配合,合力应对当地税务检查和稽查:具体规定与分包商就总承包商境外所得税抵扣“分割单”的开具依据(如分包协议中的收入比例,项目工作量比例或简易利润表),以及境外项目税收筹划方案具体落实相关配合责任以及随后节税收益分享方式和比例。

国别税务实操指南

为防范东道国相关财税人员操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风险,减少因人员变动造成税务管理的被动局面,“走出去”企业应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把握东道国的税法规定和实操情况,为此需编制《国别税务实操指南》。该指南应以投标阶段或设立当地公司前期付费调研报告(如由东道国当地权威财税中介提交的财税尽调报告)为基础,然后根据东道国项目的具体情况和了解到的相关实操做法,时时更新并补充相关财税信息。该指南要简明扼要,具有实操性,主要作用是介绍东道国当地财税规定,提示与当地公司日常运营直接相关税法要点。主要内容应包括:相关税务规定,如各相关税种、税率、征税方式、代扣代缴、税务申报、交税日期及方法,税收优惠、亏损结转、税收协定适用等;相关财务规定,如折旧、摊销年限、税前列支费用要求、标准、限额及比例,不能税前列支的项目等;需报送当地税务机关的资料及相关要求等。另外,该指南需要附有当地相关财税法规的原文,同时提供相关重要财税法规的摘要中文翻译,以便相关人员的理解和查阅。

商务合同税务评审办法

“走出去”企业集团总部财税专家或相关人员必须提前积极参与境外项目的相关商务谈判(如与东道国业主、财税机关、分包商的谈判和沟通等),要制定集团内部的《商务合同税务评审办法》并将相关涉税条款的评审权责作为签约的前提条件和必须程序。该办法的主要应关注的要点有:相关价税的分别列示(确认其中税目,税率、税负承担及计算的正确和准确),相关代扣代缴税的配合义务,相关完税凭证的提供,相关原始票据的合法、合规的要求,尤其是对于项目涉税相关税务免税或税务优惠要明确、具体(如参照双边税收协定和当地税法一一列举相关税种、税率及征收方法);要力争整体项目的税务优惠申请等;要明确业主的配合义务,如限期帮助获取东道国相关政府部门(如财政部)给与的有效税收批文或免税函;为预防将来东道国税法及征管的变化,要预设税收优惠(免税)的保留条款;若将来当地税务征管或稽查部门不认可相关的税务优惠,还要在合同中明确向东道国业主的调价和要求补偿的条款等。若商务合同复杂且标的金额重大,还需要引入第三方权威专业中介机构的专家来审定具体条款,确保条款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

境外项目税务筹划方案模板

“走出去”企业集团总部应提供《境外项目税务筹划方案模板》以供其集团内成员单位参考,因总部(或集团海外管理公司)一般只提取相关项目管理费用或直接参与项目的关键部分,其他项目部分一般是分包给集团下属参建单位或外部合作方。也就是说,总承包商一般并没有落实具体税收筹划的充分手段,必须要求相关参建方,“隐性”分包方的紧密合作和积极配合,共同落实和完成具体的税务筹划方案。该税收筹划方案必须要事先咨询中国及东道国专业财税顾问(如四大)的确认并以其相应的专业分析报告为支持依据,最终还需要集团总部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具体境外项目筹划方案需要各个实施单位根据实际项目商务情况,当地税制和实际征管情况,具体制定和落实。该方案模板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税务筹划方案的分工责任及节税分享安排;选择当地合适的法人主体(如项目公司/子公司/分公司/联营体的选择);分解合同报价,细化预算评估;分析和比较主要成本和费用的硬缺口(如市场代理费、总部管理费、总部资金占用费、保险费用、中国外派员工在中国发放的部分工薪、前期调研咨询费用等)并制定对应的税收筹划方法;epc合同分拆筹方案及转让定价安排(特别是在中国设备采购部分合理加价的出口及在东道国进口环节合理海关估值等)。

日常税务遵从规定

在东道国注册的公司应严格遵守东道国当地税法及相关财务规定,要及时、准确地申报、缴纳东道国所要求的各项税费。在东道国当地需要建立一个明确、具体、便于管理且不断完善的《日常税务遵从规定》。其主要内容应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预扣税、印花税、地方税费等的申报日期、交纳方式以及需要提交的配合资料和文件等;要坚决避免当地的公司迟缴、错缴税款,对产生滞纳金和罚款的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相关税款缴纳要事先得到当地项目公司负责人审批,审批后方能缴纳,同时还要提前告知其中国集团总部税务管理部门,听取总部专业角度的必要预审和指导。当地财务部门在申报或缴税结束后,需将完税证、扣缴凭证、银行记录等相关资料留存归档,做好相应的税务明细账(登记台账);与此同步,“走出去”企业中国集团税务管理部门也应跟进和监督境外项目日常税务遵从状况,如建立或借助已有的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电子系统,提前提醒或预告东道国的税务申报和缴纳,审阅和监督税务申报和缴纳资料,随后催收和检查完税归档资料。

票据审核管理办法

在东道国当地制定一个务实和规范的《票据审核管理办法》是建立和完善外账,通过审计报告及应对税务检查的基础前提和根本保障。该办法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对外支付和内部报销要及时提供合法、合规的原始票据,同时还要满足税务、外部审计合规性审查的要求;对于不合法、不合规的票据,原则上不办理付款或报销手续;在东道国项目的各参建方、隐性分包商也要从业务源头抓起,对票据的合法、合规性负责,总承包方(当地注册公司)要对相关票据进行专业复核和最终把控并对“隐性”分包商、参建方进行必须的指导和培训;在东道国当地取得的涉及项目直接成本、费用的发票或票据要素务必齐全。发票或票据的要素应包括:公司名称、公司地址、ag凯发k8国际的联系方式、税号、明细摘要、不含税价款、增值税价税合计金额、相关负责人签名或印签等。在东道国外帐中应存档原始票据的原件,内账中留存票据的复印件(大额票据扫描备存)。内帐的摘要中要备注与原始凭证之间的索引编号和索引清单,该索引清单应附有(中文翻译的)相关交易、事项的简要说明、归属单位或部门、存放地点、责任人,并根据内外账凭证号之间对应关系登记好相关台账。

国别外账编制规程

通常,“走出去”企业及相关参建单位都有一套完善、成熟的集团内账编制规程,即按照中国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及税法规定,进行审核票据,账务处理并借助集团内部的电算系统汇制报表,编制财务报告。相对于内账,在东道国注册的公司(一般是由总承包商在项目所在国注册公司并申请有独立纳税号)一般都需要按当地相关政府部门认可的财务制度、会计准则、相关税法建立外账。一般来说,外账是以内账为基础,对东道国与中国不同的财会,税务差异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由于东道国官方语言的要求和具体财税差异的困难,东道国注册公司一般会聘请当地的财会中介辅导、帮助建立外账。该外账是外部审计报告的基础,更是在东道国纳税申报,汇算清缴,应对税务稽查的主要依据。因此为了编制好外账,就需要在东道国建立一个指导境外注册公司的《国别外账编制规程》。该规程应关注的要点有:明确提示东道国与中国不同的财务制度、会计准则、税法规定的差异内容,外账与内账之间的勾稽、对应关系,同时还需要收集东道国相关的财会制度、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参照上述所说的国别税务实操指南明确东道国项目纳税经营法律主体,将“隐性”分包商及相关参建单位的对外经营业务支出统筹纳入外账核算主体和报表确认范围;统一在东道国的会计核算及记账方法 ,其中包括统一设置会计科目、统一的账务标准(如折旧,摊销,计提比例,限额报销等),同时采用东道国相关政府认可和通用的外帐记账软件;规定外账工作审核机制和相关账表报送程序,如规定各参建方、“隐性”分包商应在限期内向总承包商提交相关明细(如银行现金日记账、收入成本发票统计台账、报送相关原始凭证)的具体要求。外账编制还要注意落实上述项目税收筹划方案在账务上的处理,特别是成本、费用要尽可能地足额、合法、合规地在税前列支。最大可能减少“虚增”利润,避免多缴企业所得税。同时也要关注与项目合同相关税务条款或税务优惠待遇在账务处理上的具体体现。在此提醒:东道国当地财税主管和相关财税人员切忌“托管式”编制外账,即完全委托当地财税中介代理记账,编制报表而自身不参与,不核对和放弃监管,这将会带来很多潜在的财税风险且后续纠正更加困难。建议应采取“互动式”编制外账,及与所聘的当地财税中介密切合作,深入了解和核对相关记账和编表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监控过程和提高自身财税水平的有效途径。

税务档案管理办法

东道国项目公司必须建立和完善《税务档案管理办法》。其中税务档案的相关资料应包括:当地的税务登记证、缴税卡、当地财税部门的免税函、当地会计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税务申报表、完税证明、代扣税凭证、当地税务机关的年度汇算清缴报告、税务检查或稽查的相关书面记录和报告等。东道国当地公司应将上述税务档案资料归档成册,以备日后查阅或供东道国相关部门检查。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东道国当地公司要长期(如10年)保留所有上述税务档案资料的原件,以备日后审计机构和税务机关检查调用;项目在建期间,全部税务档案要在总部留存扫描件(或复印件);税务档案应编制目录,专门存放,妥善保管;调阅原件要有审批程序和归还记录。相关人员调动、轮岗要完成财税专业人员的监交手续;项目竣工清税取得完税证明后,税务档案(原件)要移交集团总部公司税务管理部门永久归档。目前,很多中国大企业的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都已升级或提升为现代化的管理,电子档案数据库技术也非常成熟,“走出去”企业可以在集团内部信息化的保障下,保留和管理相关涉税电子文档。

中介选聘与管理办法

“走出去”企业应该制定东道国财税中介及代理的《中介选聘及管理办法》。集团总部税务管理部门及财税专家要给与东道国当地必要的专业指导意见,并审核把关相关的服务协议。其办法的主要内容应该有:履行税务公关职责的中介或其代理人应该和所聘的财税专业税务咨询中介分离,以保障专业税务中介的独立性和公关中介的灵活性,另外,与公关中介的合同条款,应注意反腐败条款以及商业保密条款,防止东道国公关中介成为腐败的助推者;选聘当地中小综合财税事务所,应关注比较,考察其规模、资质,服务的专业性、主动性、便利性和可比的报价。其中特别要关注该财税中介是否服务过同类中资企业,是否有泄露企业财税信息,服务不够专业的现象;当地中小综合财税事务所一般可委托日常代理记账、税务申报和缴税事宜;对应相关年度审计报告及应对当地税局清税,稽查的专业意见,一般建议选择和聘请当地有很强的专业水平的国际会计事务所或税务事务所,如选聘当地的“四大”。对于应对相关税务争议,纠纷案件,需要走司法程序 ,如法院诉讼,一般建议聘请当地知名国际律所或有成功办案经历的税务律师;对应已经选聘的财税中介,总部应与当地公司每年一起进行定期的考评和复核,对于不合格的中介机构,应尽早妥善撤换。

境外税务检查/稽查的应对方法

目前,“走出去”企业面临东道国越来越严峻税务检查或稽查,特别是以非正常的或专项的、以查补税目的的突击重大税务稽查。但是当地的中资企业在应对此类税务检查或稽查时,往往比较被动,应对不利。导致被大额的补税、甚至是被罚款和课征滞纳金。有的当地中资企业尽管还支付相关的公关费用,往往税务检查、稽查案件不能关闭,留下了很多潜在的税务风险。

中资企业在东道国税务检查或稽查应对不利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一是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相关举证资料不规范、不完整;其中包括原始凭据缺或不合规,外账核算不健全,数据有误。二是日常申报纳税管理不细致;如未及时、足额代扣代缴相关税收,完税凭据未及时收集和归档。三是应对税务检查的经验不足,应对方式不专业。如往往以当地的市场人员为主导,缺乏当地财税专业人员直接对接税务检查,想以公关方式尽快结案,息事宁人。三是缺乏相应的专业支持,如总部缺乏现场专家的及时指导和跟进支持,没有适当、得力的当地专业中介的指导。

笔者就此提出以下相关具体应对措施,以便“走出去”中资企业改进或完善应对东道国税务检查或稽查。一是;要对年度审计报告进行详细预审。“走出去”企业的集团总部财税主管部门的税务主管(税务专家)要与东道国当地业务(市场)负责人、财税(账务)负责人一起组成联合小组,对东道国当地会计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要事先预审和复核,特别是要对相关涉税事项及数据进行分析与风险预估。如对相关财税差异的调整复核,对相关大额涉税事项摘要的解释、对会计(账务)数据等不符合东道国项目实际业务情况或难以应对税务检查的事项,要及时沟通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要避免年度审计报告未被提前认真仔细的复核,该报告还存在纰漏甚至错误的情况下,就草率地提供给东道国当地税务机关,随后税务机关以此为据,来进行税务检查和补税,进而造成解释被动,调整困难的局面。二是:对年度税务汇算清缴进行归档整理。一般来说,中资企业在东道国平时申报,预缴相关税款,到年底或次年初,当地税务机关要进行相关税款的汇算清缴,多退少补。其年度税务汇算清缴的报告就至关重要,该清税报告是中资企业在东道国当地阶段性(年度)已经完税(结清税务责任)的最重要的依据,也是避免当地税务机构重复检查,既往不咎的客观证据。以此,中资企业要做好相关当地税务机关年度清税的归档整理工作,这就更显必须和重要。该工作包括对税务机关的相关纳税调整项目要做相关详细记录,并力争税务检查人员的书面确认(如在纳税调整表上签字)。同时还有对相关纳税调整项目与日常纳税申报,财报数据进行对比、比较分析,补充完善相关资料,为日后非日常税务检查做好充分准备。三是:要制定《应对税务检查/稽查的具体规定》;该规定的具体内容应包括:1)东道国当地公司应高度重视当地税务机关的非正常的税务检查或稽查,应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司负责人及总部财税负责部门汇报当地税务检查/稽查的通知,(包括税务检查的时间,范围和被要求提供的资料等)。2)就需要向东道国当地税务机关提交的相关资料(尤其是敏感的资料),要事先归集和规整,必须将相关提交资料及时提交总部财税专家预审把关,3)同时要明确东道国当地财税负责人为对外的固定财税专业接口人。4)集团总部应尽可能及时派往专业人员(财税,法务专家)亲临现场,给与支持和指导,并协调相关资源,支持尽快和有效的解决税案。5)必要时,还要聘请当地权威专业中介机构给与专业支持和现场辅助。6)在东道国当地税务检查或稽查结束后,当地公司一定要力争及时获取当地税务检查人员的税务检查/稽查书面报告。7) 在当地公司要留存规整归档所有与税务检查/稽查相关的资料并同时向集团总部汇报备案留存。四是:当地公司要就税务检查/稽查制定随后的整改方案,并以书面报告形式上报中国集团总部,集团总部财税主管部门随后应跟进、监督落实。该具体的整改措施的步骤是:1)对东道国当地税务检查/稽查情况的分析和总结。2)当地公司要提出后续潜在税务问题补救或完善的整改方案,(包括具体整改事项、落实责任人,完成节点等)。3)集团总部财税管理部门要限期检查和检验相关具体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相应的考核。4)集团总部财税主管部门,还要将相关整改的情况(特别是过失、失控和教训和代价)案例复盘向相关人员,相关项目和国家进行内部交流、学习、培训和推广,力戒相同或类似的问题重犯或扩大。

12 境外税务争议的解决策略

对于东道国税务机关对相关税务事项处理的结果,若当地中资企业感到相关税法依据明显不足或是处罚结果特别不公时,一如,对东道国当地税务检查/稽查案件的大额补税、滞纳金和罚款,感到不服?二如,对于中国与东道国签有双边税收协定的税收待遇不能得到享受,感到不公?三如,对于被东道国当地税局判断为常设机构或转让定价的大额纳税调整,感到不合理?由此,中资企业就会与当地税务机关的处理意见或结果产生税务争议。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此类税务争议,这将直接导致中资企业境外现行业务经营或项目运营的亏损,甚至影响中资企业在境外商业运作的继续正常延续。由于境外绝大部分国家,其司法相对独立,对于上述税务争议案件,是由当地法院诉讼判决税务处理结果的对错及宽严,一般没有像中国税务机关的前置行政复议程序,也就是说,中资企业若想告当地税务机关,让当地税务机关自己纠错,进行“翻案”很难,需要中资企业做很多的专业说服、举证及相关的公关工作。若要到法院打官司,其耗时长,花费大,案例法庞杂,必需要签约当地权威的专业律师事务所,聘请当地有成功办案经验的税务律师的出庭,走税务争议诉讼程序。而中资企业往往或是希望公关解决,很难彻底结案,或是畏惧困难,不愿大额花费、最终吐下苦果。鉴于上述处境,笔者在此建议,中资企业对于境外税务争议解决的策略应该是:一是不惧困难,全力举证,以公关为辅,力争税务机关“纠错翻案”。二是:坚持立场,舍得花费,积极诉讼,力争法院胜诉。三是:求助中国税总,双边磋商解决。为此,笔者就此三个策略再做相关解释与提示;在上述策略一下:若想让东道国当地税务机关认错,纠错非常困难,特别是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没有税收行政复议的前置程序下,更是难上加难!而且很多情况下,涉案的具体经办税务官员很难直接沟通和申辩,还需要迂回交流和沟通,甚至要越级,跨部门来处理,因此会将原税务事项(案件)处理搞的更加复杂,影响面更大。于此,中资企业不应惧怕困难和繁琐,一定要全力以赴,特别是要相关税务事项(案件)处理的事实认定,相关证据(如原始凭证,财务数据),税法依据上下功夫,充分收集,整理,保全和做相应专业认定和解释,要让东道国当地税务相关机构和办案官员,充分认识到他们的税务处理明显依据不足或是裁定不公,必须要纠错“翻案”,不然即便是随后走诉讼程序,其也要面临必定的“败诉”的结果。于此,要以公关为辅助手段,主要是通过相关人际关系渠道,疏通和缓和与具体处理税务事项(案件)官员关系,让其愿意聆听中资企业的解释和申辩意见,了解以往处理相关税务案件的判案立场倾向及主要影响判案的因素,但是要防止行贿税务官员,避免造成腐败案件的负面影响。在策略二下:中资企业就要做好充分准备和预算,化长时间应对,付高费用应诉,需委托东道国当地权威的专业律师事务所,同时要选择律所以往成功办案的税务律师更是很关键,另外,中资企业的相关部门和人员(财税、法务、商务人员)还要积极与所聘税务律师积极配合,提供企业商务合同、财务数据,相关审计和税务检查资料和报告,中资企业需要有决心和耐心走漫长的诉讼程序并舍得花费昂贵的诉讼费用。在策略三下,求助国家税总也是一个重要的救济途径,即借助中国与东道国签订的双边税收协定下的双边磋商机制,来促进解决相关的税务争议事项。目前在《税收协定相互协商程序实施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56号文,对以下六种情况,可以向国家税务总局提请双边磋商程序;(一)对居民身份的认定存有异议,特别是相关税收协定规定双重居民身份情况下需要通过相互协商程序进行最终确认的;(二)对常设机构的判定,或者常设机构的利润归属和费用扣除存有异议的;(三)对各项所得或财产的征免税或适用税率存有异议的;(四)违反税收协定非歧视待遇(无差别待遇)条款的规定,可能或已经形成税收歧视的;(五)对税收协定其他条款的理解和适用出现争议而不能自行解决的;(六)其他可能或已经形成不同税收管辖权之间重复征税的。在此,笔者提别提示:为了提高国家税总帮助中资企业进行双边磋商程序工作效率,中资企业需要提前主动提供东道国的相关税务事项(税务案件)处理的税法依据,准备好完整的举证资料,包括东道国当地律师事务所和财税事务所的专业分析报告,中资企业相关财税报告及数据资料等,还需将东道国的外文相关资料(特别是小语种),翻译成中文。另外,根据相关程序规定,若中资企业提请双边磋商机制,需要先从省、直辖市层面的税务机关申请,然后才能上升到国家税务总局层面,提起双边磋商机制的事项的时效为2年内。希望中资企业不要错过时效,且要逐级申请。国家税务总局近些年来,大力支持“走出去”企业,已经与很多相关东道国税务机关启动了双边税收协定下的措施机制,他们与相关东道国的税务机关直接协商,面谈,也已经积累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另外,笔者还要补充的一种新的模式-策略四,即多方定期会谈协商解决模式。进行年来,国家税务总局为了加强国际税务合作,支持“走出去”企业,已经向30多个国家外派的税务官。在一些与中国友好合作的国家,这些年随即就产生了上述新的模式;该新模式是由税务总局外派税务官、中国驻东道国外经商处(参赞)、中国企业商会成员、当地知名财税中介联合对接与东道国财税机关定期或不定期地协商会谈,讨论解决在东道国中资企业集中的、具有代表性的税务问题以及亟待解决的税务争议案件。如在巴基斯坦和柬埔寨,这种由两国官方人员参与,由相关中资协会的企业成员直接申诉税收问题,且有当地权威财税中介给与参考专业意见,这种新型的特殊方式相比在当地法院诉讼解决,更加省时省力,提高的解决税收争议的效率,中资企业应高度注重,推进与借助这种新模式来解决税收争议。

常设机构风险防范-《合同权签禁止规定》

“走出去”企业在境外东道国的法人主体(如代表处,项目公司,子公司、分公司)必然与其在中国的集团总部产生关联交易,因此要特别防范中国集团总部在东道国构成常设机构的税务风险,其中对于在东道国当地负责人在合同权签范围进行限制约定,这就显得特别敏感和重要。笔者在此特别提示“走出去”在东道国的当地法人主要需要在如下四个方面制定相关的具体《合同权签禁止规定》。

一)禁止东道国的代表处负责人与客户就商业合同签约:

中国“走出去”集团总部,一般对东道国的代表处要负无限连带责任。代表处就其在东道国的具体经营范围,一般是在当地开拓市场,与当地客户作签约前的联络、收集商情的准备工作,其不会有实质性的商业经营活动。因此,在中国与东道国的双边税收协定或东道国国内税法中一般都有对“代表处”相应的税收优惠规定。如双边税收协定中对“辅助性、联络性”的代表处约定免税,或是东道国国内法对非实质性经营的代表处进行简易征税的优惠待遇。为了保证此类“代表处”的免税或简易征税的优惠待遇,就要严格规定:在东道国代表处的负责人禁止在东道国当地签约商业合同,防止双边税收协定免税待遇或是简易征税的待遇丧失。换言之,若是在代表处的当地市场谈判或市场营销推介获得成功,可以在当地与客户签约,此时,也应该由其在中国总部的权签人代表中国总部来签约,而不是有东道国代表处的负责人代表中国总部或中国总部授权代表处负责人来签约。

二)禁止东道国的关联企业(如项目公司、子公司)负责人签约离岸货物交易合同

中国“走出去”企业往往与东道国业主(客户)签订国际总承包工程合同,或是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而与国际贸易下的货物销售(离岸交易)直接相关的还有属于东道国的在岸服务(如货物的清关、报关、仓储、送达等服务活动),为了避免中国总部(母公司)因为离岸货物销售直接关联相关到东道国的在岸服务,或是与在岸服务相隔离,即避免中国总部在东道国构成劳务性常设机构,就需要严格规定:在东道国的关联公司负责人禁止就中国总部出口货物(设备、材料)合同与东道国业主(客户)签约,或是中国总部不能授权在东道国关联公司的负责人代表中国总部签订任何的国际货物贸易合同。

三)禁止东道国关联企业(如项目公司、分公司、子公司)负责人独家代理中国总部,签署东道国的在岸服务合同。

如上所述,因为在东道国的关联企业与其中国总部利益直接相关,若是独家代理其中国总部在东道国的在岸服务,则会直接构成中国总部在东道国的非独立代理型的常设机构。进而会被东道国税务机关就代理在岸部分收益进行核定征税。为了避免此类非独立型代理的常设机构风险,应严格规定:在东道国关联企业的负责人禁止签约与中国总部的独家在岸服务合同。换言之,若中国总部与货物销售(离岸交易)与东道国在岸服务直接相关,不能分割,且必须要委托其在东道国的关联企业提供在岸服务,此时,要考虑合法和适当的独立交易模式,及采用由中国总部将货物(如设备,材料、器械等)直接销售给在东道国的关联企业,然后由东道国的关联企业提供在岸服务(如报关、清关、仓储、送达、调试、装配等活动),并随货物最终交付或再销售给东道国的当地客户(业主)。简言之,不能采用东道国关联企业独立代理的在岸服务模式,要改变为转销售的货物买断模式。

四)禁止国际派遣高管代表中国总部签约商务合同

一般“走出去”企业集团总部往往会从中国总部派遣高管,赴东道国境外公司任职并在境外公司进行日常经营管理和相关的决策。就此,中国总部会与该国际派遣高管签订派遣协议(secondment agreent),保留其在中国集团总部的福利待遇和相应的职位级别,于此同时,该外派高管还要与东道国当地公司要签订用工合同,约定相关职责,薪金待遇,以及当地的个税和社保的代扣代缴。这种安排也是保证和便于该国际派遣高管的在东道国当地办理工作签、长期居留证。在此,笔者特别提醒的是:该国际派遣高管虽形式上属于中国总部外派,但其实质的职责范围仅仅限于在东道国的任职身份和职责范围,即其全部的薪金、福利待遇的费用支出都必须由在东道国的任职公司负担,更重要的是其所有任职的绩效考核、责任的承担都仅在其任职的东道国公司,而不是在其外派或委派的中国集团总部。由此,为了避免国际委派的中国总部在东道国构成常设机构,必须严格规定:国际派遣的高管禁止代表中国总部在商务合同上签约或在中国总部重大事项决议上签字(如在离岸出口货物合同签字、在在中国总部重大决议的董事会纪要上签字等)

14.非贸付汇税务审核管理办法

目前中国仍实行外汇管制,根据国家税总、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规定。如(2013)40号公告,从中国境内机构向境外单笔支付等值5万美元以上,服务贸易等项目外汇资金(如服务贸易收入、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租金、工作报酬、股权转让所得等)15种情形,还需要向中国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税务备案。为了更好的服务纳税人,简化相关税务管理程序,相关税务规定:若企业就同一笔合同需要多次对外付汇,备案人仅需在首次付汇前办理一次税务备案。另外,除了传统的线下备案渠道,税务机关还增加了线上办理渠道,企业还可以选择异地银行付汇。(凭税务备案的编号和验证码,在银行办理付汇审核)。税务机关仍将采用分类分级风险管理,采取事后审查。中国企业在进行对外付汇时,需要事先评估是否需要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及增值税的情形:(如依据国家税总和国家外管局 (2013)40号公告、(2021)19号文的规定),一如:代扣代缴10% 的预提所得税:若构成境外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且没有常设机构,由中国境内支付企业代扣代缴,若有双边税收协定,可申请适用协定优惠税率。二如:代扣代缴6%或13%的增值税:若在中国境内销售、服务或跨境服务接受方或支付方在中国境内,中国境内支付企业还需代扣代缴境外服务提供方的中国增值税,但无需代扣代缴增值税附加税费(如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因中国企业涉及到非贸项下的税务备案及事项评估是否需要代扣代缴相关的税款,因此,企业需要制定相关具体的《非贸付汇税务审核管理办法》,该《非贸付汇税收审核管理办法》先要要对若干不需税务备案的情形给与提示和举例。例如在国家税总、国家外汇管理局(2013)40号公告下的七种情形:(一)境内机构在境外发生的差旅、会议、商品展销等各项费用;(二)境内机构在境外代表机构的办公经费,以及境内机构在境外承包工程的工程款;(三)境内机构发生在境外的进出口贸易佣金、保险费、赔偿款;(四)进口贸易项下境外机构获得的国际运输费用;(五)保险项下保费、保险金等相关费用;(七)境内旅行社从事出境旅游业务的团费以及代订、代办的住宿、交通等相关费用;其次,该办法要对相关合同、协议审核点给与重点提示:如对相关合同或协议金额是否含税?(特别是中国境内代扣代缴的增值税),若是不含税合同,需要还原计税税基;预提税是否可以享受双边税收协定?若可以享受双边税收协定,需要向境外收汇方及时催要对方国家税局机关开具的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对于支付境外特许权使用费时,特别要关注专有技术和技术服务区别?如是否有合同的保密条款和排他使用限制?对于框架合同,因没有预设金额,还需要合理预估金额备案;对于支付境外股息分配,需要境外股东的股息分配决议文件,股东境外所在国居民身份证明,以及税务机关要求的年度审计报告等;对于支付境外利息,要参考商业银行市场利率,注意中间费用,要考量利息水平是否合理。若是相关合同或协议是以外文的签署的,还需提供中文译本。若是中国企业向境外付汇,不是向独立的第三方付汇,而是向境外关联方支付费用,还需要审核是否存在如下四种情形下的转让定价税务风险:即要审核相关需向税务机关备案的合同与协议,是否符合独立企业交易原则,以避免税务机关打击跨国避税,进行转让定价的大额调整。一是:向未履行功能、承担风险,无实质性经营活动的境外关联方支付费用(如代垫费用),需要做受益性的考量。二是:就关联方提供的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利益的劳务支付服务费。三是:向仅拥有无形资产法律所有权而未对价值创造作出贡献的关联方支付特许权使用费。四是:因融资活动所产生的附加利益向境外支付相关利息性质的费用。若存在上述四种税务风险,就要慎重评估,是否需要进行关联交易定价的合理调整,甚至要考虑终止支付。

15. 外派人员个税管理办法

根据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税法以及财政部、国家税总公告2020年第3号《关于境外所得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问题的公告》的等相关规定,中国外派员工的单位有如下三项法定的税务义务;一是代扣代缴个税义务,中国外派个人所得由境内派出单位支付或负担的,境内派出单位为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税款由境内派出单位负责代扣代缴。二是告知义务,中国派出单位应当于次年2月28日前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外派人员情况,包括:外派人员的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及身份证件号码、职务、派往国家和地区、境外工作单位名称和地址、派遣期限、境内外收入及缴税情况等。三是代办个税清缴。纳税人(中方外派员工)向扣缴义务人(外派单位)提出代办其个人办理个税年终汇算清缴要求的,扣缴义务人应当代为办理,按期完成年度汇算申报和退(补)税。而且相关规定对中国外派单位和个人纳入税收信用记录。因此,中国外派单位为了更好履行上述三项个税的法定义务,需要为所外派的员工制定相应的《中国外派员工个税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具体规定至少应该包括如下相关内容:1)约定外派单位人事部门与财务部门的信息沟通及工作分工,确定外派人员在中国发放工薪、社保及相关公司福利的个税代扣代缴及申报具体流程。2)要求东道国人事及财务部门向外派单位汇总相关外派人员在当地各项要求的纳税信息。3)要求东道国的财务部门及时、完整地收集和汇总,并上报相关外派员工在东道国完税相关证明,若在东道国享受了特殊的减免个税待遇,还需及时提供相关减免个税的法定文件或资料,(在中国与东道国签定有双边税收协定且有饶让条款的条件下,相关免税文件或资料将便于在中国申请饶让抵免)。4)若外派员工要求外派单位代理年度个税汇算清缴的,还要及时收集相关法律委托书并归档,同时要求外派个人提供真实、充分的个税清缴补充信息(如个人附扣除的各项内容和数据,除外派单位所发工薪所得以外的其他所得等)。在此,笔者在此提别提醒:在做年度个税汇算清缴时,要注意与在外派人员在境外相关人事政策的衔接和协调,如外派员工境外个税及相关税后所得汇回中国的相关费用由外派单位承担且统一管理等,若未结清境外个税税款,外派单位将无法办理相关外派人员的境外个税抵扣,被要求先缴中国的个税。外派员工向企业提供的专项附加扣除数据,其他收入或扣除数据若与税务机关系统记录不符,将可能导致外派单位反复修改申报表:若外派单位事先没有将相关外派政策对外派人员宣传解释到位,汇算清缴后,若进行补税,若外派单位不能完全承担外派人员的个税税负,增加了外派人员的个税税负,则容易引起劳资纠纷。因此,外派单位必须要制定和完善相关详细的外派政策和规定,并事先做好与外派员工充分沟通和宣介工作,外派单位还要跟踪外派人员个税汇算清缴,及时安排结算(补税或退税)。

16.境外税收抵扣资料归集和传送管理办法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境外所得税抵免有关问题的通知》即财税(2009)125号文,国家税务总局《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操作指南》的公告,即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1号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境外承包工程税收抵免凭证有关问题的公告》,即国家税局公告2017年第41号文,“走出去”企业应制定《境外税收抵扣资料归集和传送管理办法》。该办法目的是要求东道国当地公司及时收集、完整准备合法、合规的境外税收抵扣资料,并要限时报送到总部,以便总部在中国能够及时、合规的申请境外税收的抵扣或饶让,节省现金流,降低全球税负。该办法的主要内容有;要提前准备并留存通用的资料(如集团组织架构图、被投资公司章程复印件、年度审计报告、当地财税部门的相关税收优惠批复或免税函等);平时要定期及时向业主及相关支付方索要所得税代扣凭证,同时及时归集所得税预缴完税凭证。年度税收汇算清缴后,要及时索要相关清税报告或证明(完税凭证);重要文件(如董事会分红决议)需翻译及公证,若需要,有的还要到驻东道国的中国经商处盖章证明;东道国当地公司应于限定日期前(如每年的3月15日前)将相关资料汇总传送回中国集团总部税务管理部门,以便中国总部及时、合规的用于国内所得税汇算时抵扣或饶让。

全球转让定价政策指南及“三级文档”准备流程

为了积极配合国际间反避税的合作,发挥大国的担当,中国响应相关oecd beps第13项行动计划,于2016年6月29日发布了《关于完善关联申报和同期资料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即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42号,由此引入了“国别报告/主体文档/本地文档”的转让定价同期资料三层文档结构。中国随即加入国别报告信息自动交换的国际网络,目前与中国自动交换的国家也已经有40多个国家,涉税信息的跨国共享,无疑给“走出去”在中国及东道国转让定价纳税调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建议“走出去”集团总部应尽快制定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全球转让定价政策指南》,同时配合中国及东道国税务机关的相关规定要求,制定集团内部相关成员单位《国别报告》、《主文档》、《本地文档》即“三级文档”的准备流程。《全球转让定价政策指南》的制定与更新,“三级文档”的准备流程的细化因其相关信息跨部门,专业性强且比较敏感,建议应由“走出去”企业集团总部牵头,由负责全球海外业务的集团总部负责人直接负责领导,组成集团内部跨部门领导参加的联合工作小组,以便有效协调资源和推进准备工作。其中内容包括并不限于;相关业务及财务数据采集、商业实质梳理、资产、功能和风险分析等方面的准备和完善工作。特别是要具体规定集团内各个参与单位(部门)的配合职责,上交相关资料的审核责任和时限要求。鉴于《全球转让定价政策指南》的以及“三级文档”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走出去”企业往往会借助第三方专业中介(如四大)的帮助草拟、指导和审核,与专业中介的配合和互动也是相关准备流程需要规定的内容,另外还要关注中国“三级文档”与境外东道国当地税务要求的相关转让定价本地文档或预约定价的文档资料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合理性。

18.重大事项税务联合审议制度

当“走出去”企业在重大事项(如投资、并购、分立、重组及撤销等)需要决策评估时,需要充分尊重和考量税务的专业意见,其主要目的是要根本保障相关重大决策,税务风险充分预估并可控,坚决不能突破税法违法、违规的底线。具体参与企业高层决策税务审议机制,可以是企业集团总部税务部门(财税负责人或税务专家)要与企业相关部门组成联合审议小组,综合审议相关事宜,形成联动决议机制。有的“走出去”企业还专门成立了相关权威税务专家、内控专家在内的税务遵从委员会在执行该税务联合审议制度。

“走出去”企业还要根据东道国当地及中国相关法规和境外项目或业务的实际情况及中国企业集团内部规定,不断补充和更新相关的境内外税务管理制度、规定、流程和办法。其税务管理越完备、越务实,“走出去”企业的税务管理就越可行、越有效。

参考文献:

(1) 梁红星. “走出去”企业如何加强和规范税务管理-若干相关制度、规定、流程和实操办法的建议《财务管理研究》2022年第5期

(2)梁红星 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东道国相关税收法规 《税务译丛》2020年第6期

(3)梁红星 “走出去”企业境外税收风险及防范措施 《国际商务财会》2021年第11期(上),第11期(下),第12期(上)

(4)梁红星 中方外派员个税问题初探 《注册税务师》2022年第6期

(5)梁红星 境外代签合同会有税务风险吗-兼论非独立代理型常设机构 《税务译丛》2022年第4期

ag凯发k8国际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8日 上午8:34
下一篇 2022年7月28日 上午8:36

相关推荐

  • 图源网络 耶鲁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7世纪40年代,当时殖民地的牧师们努力建立一所具有欧洲自由教育传统的地方大学。 1701年,康涅狄格州议会通过了一项“建立一所大学学校”的章程。1…

    科研百科 2024年4月23日
    54
  • 档案管理流程和方法

    档案管理流程和方法 档案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维护我们的文件和资料。一个好的档案管理流程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管理我们的文件和资料,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

    科研百科 2024年5月28日
    48
  • 日前,水文队全面建成项目可视化管理平台,旨在深入推进水文队“项目管理提升年”活动,进一步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实现全队施工现场的远程监管和视频调度。 水文队项目可视化管理平台于今年…

    2022年6月16日
    272
  • 中国银行沁县支行:强内控抓案防,助推内控管理迈上新台阶(银行抓内控的成效)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5月24日下午,中国银行沁县支行组织召开一季度内控案防分析会,分析总结一季度内控案防工作,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会议特别邀请到沁县银保监组副组长连城璧参加。 …

    科研百科 2024年5月11日
    48
  •    中新网7月31日电 七月的草原一碧千里、骏马奔驰、羊肉飘香……就在这如诗如画的大草原上,一场传统农牧产业的升级发展正在上演。sfv   …

    科研百科 2022年5月24日
    275
  • 2012-2022年中国仓储会员超市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中国仓储会员超市行业市场规模达335.0亿元,同比增长10.1%,预计2024年将达387.8亿元。消费者对全品…

    科研百科 2024年5月6日
    45
  • 微三云可针对企业现状,诊断分析进行定制化方案输出,帮助企业解决市场、产品、品牌、营销运营等多种需求。深耕互联网10年,打造了5大产品线,上百种营销应用,帮助30万 商家平均提升卖货…

    科研百科 2023年3月22日
    149
  • 为了临时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者产品与服务融合的成果,项目管理成为了各企业领导者们必备的工作方式。 然而由于中国企业对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比较晚,市场上对优秀的项目管理人才供不应求。…

    科研百科 2023年7月29日
    163
  • 近日,saas软件提供商zoho携手高端定制家居品牌-raumplus德禄,共同打造以目标为驱动的项目管理体系,快速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业务竞争力。   1986年,家具工程师jü…

    科研百科 2023年11月27日
    92
  • 经费预算是课题申请书中的组成部分,关系着课题能否申报成功。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讲解: (1)经费申请:按规定额度申请,不建议自筹 在经费申请环节,一般按照数据表中规定的经费额度…

    科研百科 2022年11月7日
    1.6k
网站地图